新時代故事系列——「滴滴」與「快的」的贏家之路 (下)

149

新時代故事系列——

「滴滴」與「快的」的贏家之路 (下)

——改變生活的叫車模式之誕生、競爭和發展

6月6月(2)

據2014年“打車軟體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使用叫車APP後,94.7%司機認為提高了月收入,94.0%乘客打車等候時間在10分鐘內,等候時間在10分鐘以上的乘客比重下降了29.9%。

然而,為了平衡的士市場中各人打車的機會和權利,以及保障的士安全駕駛,各地政府也實行了相應的政策,最後成效如何呢?

 

第三章 新時代與挑戰

時代背景:2014年.後

叫車APP是針對市場需求而生,而其運作又對傳統的士營運模式以及的士行業的相關群體產生影響,以下將分別講述叫車APP分別“對的士市場”“對的士運營”“對的士司機”及“對的士乘客”的影響。

3.1. 叫車APP對的士市場的影響

叫車APP把的士市場擴大、分散,並透明化。由於的士是以人的需求來運作的,因此應該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的士”,可是叫車APP出現前,整個的士市場並不透明,乘客不知的士在哪裡,的士也不知道乘客在哪裡,所以只能“等”。乘客等的士,的士也在等乘客,而且市場中的需求連結也只能往一些高機會高需求的地方集中,例如火車站和機場。

叫車APP出現後,的士市場變得透明化,需求位置互相知道,供應不一定要再往某些需求地集中和等待,因此的士市場就會變得分散,而且,需求不再是來自不會移動的地方,而是來自會移動的人,因此服務需求的來源範圍就會擴大。再者,叫車APP提供的補貼和優惠等亦把乘客的打車成本降低,這亦增加了的士市場的需求,並把的士市場擴大,吸納市場上更多階層人士的需求。

後來,叫車APP發展出專車打車服務,直接增加了車的供應量,企圖紓緩的士市場供不應求的緊張情況。可是,叫車APP這樣的發展也就是以專車分攤了的士在的士市場的份額,而且,專車的限制較的士少,也就是專車營運比較靈活,因此,的士市場內的競爭性增加了。

再者,叫車APP亦讓服務源分散,製造了需求與供應分配不均的問題。由於叫車APP讓的士司機可以在路上搶單掙錢,因此就不用到需求高的地方等待,例如機場和火車站。這些高需求的地方不時會出現運力不足的情況,也就是說,叫車APP為的士市場帶來了運力不均的不良影響。

3.2. 叫車APP對的士營運的影響

叫車APP能提供資料讓的士營運得更有規劃。由於以前的的士市場並不透明,因此傳統的的士營運模中存在很多未知數,因此只能靠運氣和經驗接載客人。叫車APP出現後,缺乏經驗的的士司機也能掌握一些資料,例如乘客打車的高峰時後和地區,讓的士的營運過程能更有規劃,不只靠運氣。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張博也說道“我們開始利用資料調動司機,通過預測每一個司機周邊的訂單情況,來告訴司機,哪個路口未來五分鐘會有很多的訂單出現。50%的司機會根據我們的資訊前往,80%的人認為,我們給他的資訊有價值。”[1]可見,叫車APP提供的資料對的士營運愈來重要,不只有參考意義,更有指引作用。

3.3. 叫車APP對的士司機的影響

在本報告第2.2.2部分提及過,叫車APP出現前,的士司機有“空駛”的問題,也就是叫車APP誕生的誘因之一。“空駛時間”讓的士司機收入減少,而叫車APP就能減少的士的“空駛時間”,從而增加的士司機的收入。

據2014年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的“打車軟體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顯示,叫車APP有效降低空駛率。報告中提到,使用叫車APP後,90.3%的司機認為降低了空駛率。其中,55.0%的司機認為每月空駛率下降10%以下,41.2%的司機認為每月空駛率下降10-30%,3.9%的司機認為每月空駛率下降30%以上。(如表9)

而且,使用叫車APP後的士司機的月收入也增加了。在2013年,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表示,杭州的士司機使用該軟體後,月收入增加1000多元。而嘀嘀打車聯合創始人張博亦表示,使用嘀嘀打車的司機,平均收入增加35%,每月增收1400元左右。張博同時指出“北京司機的體驗是每天大概聽到幾千個訂單,在高峰期平均每20秒一個訂單,基本訂單不會停。在2014年的“打車軟體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中亦顯示,在使用叫車APP後,94.7%的司機認為提高了月收入。其中,55.0%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10-30%,40.9%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10%以下,4.1%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30%以上。(如表10)

9 叫車APP對的士空駛率的影響分析

6月a

10 叫車APP對司機月收入的影響分析

6月b

而且,在上文表6提到,不少叫車APP對司機有優惠和補貼,有的士司機因不同叫車APP的優惠策略,一年獲利4萬多 最多一天獲得560[2]。 可見叫車APP為的士司機為來的影響,不只是解決了他們“空駛”的問題,更從不同方面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3.4. 叫車APP對的士乘客的影響

叫車APP對大部分的士乘客確實帶來了不少正面影響,比如減少了打車費用和的士的等候時間。減少打車所需費用方面,在上文表7就提到,叫車APP對乘客打車有優惠和補貼;在減少的士等候時間方面,“打車軟體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就提到,使用叫車APP後,94.0%的乘客打車等候時間在10分鐘內,等候時間在10分鐘以上的乘客比重下降了29.9%。(如表11) 與2013年《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的資料:全國有超過54%被訪者表示打車等候時間超過20分鐘。叫車APP大大縮短了乘客的等候時間。

11 叫車APP對等候時間的影響分析

6月c

可是,要享受叫車APP帶來的打車好處必須具備某些條件,比如說,要有一台能下載叫車APP的智慧手機、使用叫車APP時手機需具備網路服務、擁有使用這些軟體功能的知識等。對於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乘客,如一些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人,叫車APP反而會為他們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叫車APP的預約功能減少了路面上空駛可接載乘客的的士數目,因此對這類習慣傳統路邊招手的乘客來說,叫車APP增加了他們的打車時間和難度。

另外,司機在駕駛途中刷屏搶單亦會引起乘客(及司機)的“安全”問題。

 

  1. 政府的對策

面對叫車APP帶來的種種問題,例如如何均衡的士市場中各人打車的機會和權利,如何使用叫車APP又能保障安全駕駛等,不同地區的政府都採取了不同策略。例如在2014年,北京交通運輸局規定,要求本市每輛的士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終端。上海市交港局出臺規定,早晚高峰的士嚴禁使用叫車APP。南昌城市客運管理處也發出通知,禁止早晚高峰使用叫車APP。[3]

面對叫車APP把的士發展為預約專車,政府起初是禁示的,比如叫車APP始祖“搖搖招車”的商務租車起初被視為“黑車”而禁止進入機場,後來“滴滴”發展“滴滴專車”亦不時遭各地監管部門打擊。

後來隨著人口數目不斷上升,的士市場中供不應求的情況日益嚴重,加上的士和專車間亦沒有明確定位,因此在高需求的環境下政府打壓亦阻止不了專車業務的發展。今年2015年“快的”和“滴滴”叫車APP兩大寡頭更聯合辦了“一號快車”的專車服務。有見及始,政府也深明在的士數量限制下叫車APP中預約服務的重要性,因此對叫車APP這類專車預約服務由嚴厲打擊到逐步放寬。起初叫車APP興起時政府為了打壓黑車,是禁示的,至2年後的2014年,政府已經允許的士使用叫車APP,但不能氾濫,於是對使用數量和時段作出“限制”,如上文提及過的“北京交通運輸局規定,要求本市每輛的士只允許安裝一個手機終端。上海市交港局出臺規定,早晚高峰的士嚴禁使用叫車APP。南昌城市客運管理處也發出通知,禁止早晚高峰使用叫車APP。”也就是說,先不論“專車”發展如何,但的士“點對點”的專車服務模式已慢慢獲得發展的空間。2014年,交通部頒佈了《的士經營服務管理規定》,首次提出鼓勵和發展預約的士,明確了發展的士電召服務對於轉變的士運營模式、緩解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4]

由於的士和專車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營運模式也慢慢變得相似,叫車APP把它們放到同一個平臺上,因此政府對的士及的士的服務素質愈來愈難監控,政府的監管方向就從“管車”轉向“管人”。

2014年以來,中國全國各地陸續啟動了的士從業資格考試工作,以進一步規範的士駕駛員從業行為,提高的士駕駛員服務水準。沃保網[5]提供了一些與的士從業資格證相關的資訊:

的士從業資格證報名條件

申請的士客運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的人員具備以下條件的駕駛員可以報名:(一)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下,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二)有本地常住戶口或者居住證;(三)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1年以上,一年內無重大交通責任事故記 錄;(四)遵守法律、法規。經縣(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機構考試合格取得從業資格證後,方可從事的士客運。的士從業資格證怎麼 辦?的士上崗證多少錢?的士駕駛員上崗證辦理所需材料:1、本人從業資格證(原件及影本一份)2、治安許可證簽發通知單(市公交 局的士管理辦公室)3、駕駛員照片1張,背面寫明車號和姓名4、上崗證登記表,蓋單位公章。

的士資格考試證辦理須知

申請的士資格證報名之後,還要完成《營運汽車駕駛員職業培訓教學計畫與教學大綱》規定的培訓內容和課時,培訓機構將學員申請登 記表(附機動車駕駛證、非職業培訓結業證、身份證的影本)報送市級運政管理機關審核和進行約考。市級運政管理機關對申請登記表進行 審核,對符合條件的核發准考證。然後進行營運駕駛證從業資格考試,學員憑准考證和身份證參加由市級運政管理機構組織的理論考試和操作 考試,考試結束後頌考試成績。最後就是證件發放,市級運政管理機構將申請登記表、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歸檔,市級運政管理機構製作營 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市級運政管理機構憑學員准考證發放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全國各地從業資格審驗工作對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誠信考核評定、日常營運情況、繼續再教育測試等情況進行審核,並通過審驗對的士從業人員從業資格進行等級評定有助於的士從業人員素質提升,確保了各地的士運輸市場經營更加有序合法,對乘客安全更有保障。

從上方關於的士從業資格及考核的資訊可見,政府開始致力地嘗試對的士司機作出規範和監管。

 

  1. 對的士行業未來的預測和建議

政府由“管車”到“管人”,對專車的打壓放鬆意味著的士將面對專車的直接挑戰,的士市場已慢慢開放給專車,換句話說,未來的士和專車將在“點對點”運載服務市場中競爭。

的士和專車同樣是進行“點對點”的運載服務,但的士的營運模式靈活度卻比專車低很多,不管是車型、計費方法、還是優惠和服務方面。比如說車型方面,的士車型不多,桑塔納志俊、上海大眾朗逸等數種,但專車方面,滴滴專車和易道用車就把車型分成了四個檔次,經濟型、舒適型、商務型和豪華型。一號專車則在以上四種檔次基礎上再劃分了智選型,汽車檔次介於經濟型和舒適型之間。神州專車則劃分汽車為行政級、商務級和豪華級三個檔次[6],然後專車公司就再按照檔次安排不同品牌的車,如單是舒適型汽車就已經有豐田凱美瑞、大眾帕薩特、雪佛蘭邁銳寶、日產天籟、別克君威、本田雅閣等多款牌子和車型;計費方法方面,專車可以按距離計算,亦可按任務、租用時間等計算,而的士則不能有這麼多變化;服務模式方面,專車同樣可以為租用人進行“點對點”運載服務(如滴滴專車),亦可以進行拼車運載(如Uber),在運載過程亦可以提供其他服務,如飲用水供應、WIFI供應等,相反,的士的服務就較為單一。

Uber的拼車服務模式未來在中國未必會有很大的發展,因為中國的人際關係信任系統還未成熟,但Uber的非牟利營運模式將會是的士行業未來的一大挑戰。因為對乘客而言,市場上有不少提供優質服務的專車,的士的服務不如專車但價格較便宜,可是現在市場又有如Uber提供的比普通的士起步價格更低的運載服務,的士的吸引力和優勢又相對減少了。服務不如專車,價格不如非牟利運載服務,因此的士將陷入困境。

此外, Uber的非牟利營運模式亦對的士司機帶來了拉因素。因為Uber是非牟利營運,因此不會抽取提成(也就是的士的“份子錢”),並將提成部分返還給司機。所以Uber的非牟利營運模式也有機會把的士司機拉走,加上上部分提及到政府對的士司機更強管制,從事的士的司機有可能跟的士乘客一樣被Uber或專車拉走。

由於專車因著不同公司策略影響,其營運模式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專車不如的士有一個較成熟的制度和運作系統,因此為了保障乘客、司機、不同的士和專車公司等,政府應對的士和專車作出明確定位,確立其業務性質和守則。

面對Uber的低價格運載服務,我建議的士亦可作一些價格優惠活動,以減少Uber的優勢和保持自身市場份額,始終的士在市場中的地位還是較為根深蒂固,較為讓市民熟悉。

 

  1. 總結

本文將以下表作為總結。

12 新舊的士市場運營模式對比

舊的士市場運營模式 新的士市場運營模式
接載客人方式 尋找路邊招手客、到高需求地等待 尋找路邊招手客、預約
供應與需求的連接 的士與高需求地點 的士與乘客
乘客付費方式 現金 現金、網路
乘客打車時間 較長 較短
司機空駛時間 較長 較短
競爭對手 運氣 專車 (或其他“點對點”運載工具)

 

[1]随心(2015). 滴滴打车:我做专车是为了干掉它们. i黑马. <http://news.mydrivers.com/1/368/368865.htm>

[2]东方网(2014). 上海的哥用打车软件一年获利4万多 最多一天获得560. <http://www.big5.ahradio.com.cn/news/system/2014/02/20/003019097.shtml>

[3]中研网(2014).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408/110921616.shtml>

[4]法制晚报(2015). 北京出租车数量供不应需 专家建议鼓励专车. <http://www.njdaily.cn/2015/0216/1056656.shtml>

[5]沃保网(2014) . 2014年全国各地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升级工作陆续展开. <http://news.vobao.com/hangye/791545807783917612.shtml>

[6]达达(2015). 过年回家坐次好车,专车服务哪家最优惠?.IT之家 原创. <http://www.ithome.com/html/it/128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