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工作坊

盈創(疊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陳植森博士分享

176

創新及創業工作坊二

工作坊二(1)

日期:16/4/2016 ()

時間:2:00-4:3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李兆基樓 (Y306)

分享嘉賓:陳植森博士(盈創(疊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同日下午的第二場創新及創業工作坊,我們亦非常榮幸邀得多才多藝的陳植森博士(Dr. Chan)擔任分享嘉賓,題目為「創意創業⌟、「發明創業⌟。這題目由Dr. Chan來分享,可謂實至名歸,因為他本身就是靠源源不絕的創意與發明去實踐和拓展他的創業宏圖!

工作坊二(2)認識Dr. Chan已有一段日子,因為他多年來也擔任本會「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評判,對推動本地創新發明實在不遺餘力。他現任香港發明創新總會的「香港發明展廊」主席,其發明品獲獎無數,當中最得意的代表作是已取得世界專利權的國際品牌Fridge-to-go(能源冰袋)。

Dr. Chan憶述他的工作生涯已有53年,當中只有頭12年是打工,由任勞任怨的office boy做起,繼而亦當過航空公司的電報員,於云云名校生面試中突圍而出,由公司加開職位,及後更因工作殷勤被受上司賞識及擢升。至於後來為何踏上創業之路?可謂源於他潛藏的創業家特質,以下亦是他與同學分享作為創業家的先決條件:

  • Vision 願景
  • Interest 興趣
  • Passion 激情
  • Confidence 信心
  • Persistence 堅持
  • Emotional Quotient 情商
  • 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處理

另值得一提的是Dr. Chan分享的創業金句,創業者先要意識產品是否「人冇我有⌟?

縱然產品非獨家,又要問是否「人有我優⌟?此外,「人優我就⌟、「不以價低求街客⌟,以及「但求服務望昇華⌟就涉及行銷策略。Dr. Chan更為一班有意投入創業的年青人度身訂造了一個較易掌握的量度方法,以測試自己心中構想的發明最終能否成功創業。

工作坊二(4)一個方法去量度一個發明是否可以成功創業:

0=意念出現 5=成本定價

1=落實理論 6=找尋客源

2=手辦製造 7=生產製造

3=測試可行 8=出口本銷

4=產品完成 9=產品上架

10 = 訂單持續 (成功)

Dr. Chan憑藉他本身41年的創新創業實戰經驗,給予在場年青人很多寶貴與實際的分享!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他不單單分享自己成功的經歷,同樣也大談自己本來學歷不高、做生意的過程亦曾遭銀行追還債務,是什麼讓他可以跨過這些高低跌宕? 就是他內心的一份信念與堅持——沒有行不通的路,只有不願探索的人!也許,這亦是Dr. Chan可以創業、創業、再創業的過人之處吧!

 

後記:

與Dr. Chan傾談,是真真實實的談天說地,無所不談,最令我們驚訝的是由餐桌上的黑胡椒說起,相連至以往餐廳送贈顧客的火柴盒、飛機上的電子耳機、酒店的梳洗套裝等,統統都與Dr. Chan有關!談起正籌備開展的一個網上生意和即將上演的歌劇,Dr. Chan更是喜上眉梢,深信就是這種對生命的熱愛和探索,令其創意可以無窮無盡的迸發!Dr. Chan,很高興聽您一席話,祝福您繼續創意無限,人生活得更精彩!

 

鳴謝

創新科技署

香港理工大學發展院、創新及科技發展處

商務印書館